《甘肃日报》刊登《闪光的足迹 靓丽的风景—河西学院大学生《公益劳动》课开设25周年纪实》
闪光的足迹 靓丽的风景
——河西学院大学生《公益劳动》课开设25周年纪实
千里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在丝绸之路的黄金段甘肃省张掖市,坐落着从兰州到乌鲁木齐近2000公里唯一的本科院校——河西学院。这是一所自强不息、敢于担当、继往开来的大学,在新的历史机遇中,这所大学正在为甘肃河西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劳动者是持续人类进步的宝贵财富。在古老的河西走廊,一代代先民们踩着烟、踏着火,走过坎坷,用生命和热血唱响了“劳动者之歌”劳动者之歌;在美丽的河西学院,一堂《公益劳动》课25年不曾间断,一届届学子播春光、撒秋色,以奉献和智慧奏响了属于当代大学生的“劳动者之歌”。
一堂上了25年的课
劳动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5年前,河西学院开设了《公益劳动》课。这堂课一直没有间断,一级又一级的学生进校、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毕业,这堂课每个河西学院的学生都会上。劳动之美是母校送给每一个学子的毕业礼物。
1991年,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河西学院《公益劳动》课应运而生。
《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习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在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直是重要的教育方针,这不仅是共产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精细化、长期化、系列化。”河西学院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这个关键纽带,使科学技术研究和从事生产劳动具体实践相结合,促使科学这种没有物化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加速智力的物化,从而推动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
25年间,河西学院把开展劳动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平台。用劳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他们热爱劳动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学校通过生产劳动、公益劳动等多种劳动方式,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服务学校、吃苦耐劳的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在服务学校和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以劳动培育道德、增进智慧、强健身体、创造美感、提高技能、颐养身心”,这是河西学院开展劳动教育的根本宗旨。
《公益劳动》课常开常新
早在1991年制订“八五”计划时,河西学院就率先提出要“认真贯彻执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思想教育与教学工作结合、正确灌输与严格管理结合,坚持从严治校,狠抓学风、校风建设,积极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参与管理中长见识、增才干”,并于当年9月开始全面推行学生公益劳动制度。1992年3月,学校印发《学生值周劳动规定》,正式将《公益劳动》课纳入教学计划并付诸实施。
坚持25年雷打不动的公益劳动制度,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劳动的观念,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通过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每学期参加为期一周的校园服务性劳动和公益性劳动,让学生在校园卫生保洁、文明值勤和其它公益劳动中接受教育锻炼,激励成长成才。公益劳动制度一经出炉,就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器,成为学校养成教育和成才工程的新引擎。
2001年6月,学院升本改建后,新的河西学院继承传统,积极为公益劳动这一“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助学生成功”的“试验田”浇水施肥,重视和加强《公益劳动》课的课程建设,进一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室内外卫生保洁、校园绿化、青年林营建等公益劳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十一五”期间,学校进而将公益劳动作为建设校园文明的有效载体。每年春学期的“校园文明建设月活动”和植树造林活动,公益劳动使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忘我投入,干得有声有色,促进了大学文化建设,为把学校建成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单位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五年前,学校借本科合格评估的契机,进一步深化公益劳动的主题,将公益劳动作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建设“美丽校园”的一张“王牌”,全力打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课程化、学分化实践教学体系,并以此为依托,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和环境、教育与教养、知与行的高度结合与统一。
25年来,学校已有15万人次的学生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公益劳动课。
打牢劳动育人主阵地
25年的发展,也让劳动促进德育成为了河西学院的一大办学优势和教育特色。多年来,河西学院在“立足河西、面向全省、服务周边”的办学定位上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积极探索,力争把河西学院建成河西走廊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力的多学科本科院校。
学校历任领导班子和历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都坚持每年专题研究,并适时召开公益劳动工作座谈会,并将其列为院系党总支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的工作职责之一,列为学生综合测评的内容之一,纳入班主任工作和班级建设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使学生公益劳动与新生军训、班级量化考核、学生综合测评一道,成为学校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抓手。
“向管理要质量””这句话用在劳动教育上,也是非常正确的。学校不断健全劳动教育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让劳动教育成绩成为考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以此提高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师通过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劳动以及思想情况,以此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劳动教育效果进行反思和调适。
同时,学校把各劳动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聘为劳动教育课教师,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巧、学会劳动保护、珍视劳动成果,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接触到不同的“教师”,以此体验不同的知识传授。
25年的坚持,让《公益劳动》课成为了河西学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促进素质教育落实的“主阵地”。在劳动中,大学生将书中的理论和实际的劳动结合到一起,养成劳动的自主性、自觉性、积极性,让知与行达到了合一的境界。
公益劳动“留芳”校园
迄今为止,河西学院坚持25年的学生公益劳动制度已成为这所大学的一门必修课和实践课。每学年一周的公益劳动,在使学生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的品质、自我教育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走进河西学院,你就会发现:在劳动岗位,有学生青春的身影;在公益岗位,有学生闪光的足迹。盛夏,学生在烈日艳阳下挥汗如雨;寒冬,学生在冰天雪地里不辞辛劳。一尘不染的走廊里回响着学生不变的誓言,干净整洁的马路上激荡着学生未减的热情……公益劳动,已成为美丽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为期一周的校内劳动教育,大大美化了学校的整体环境。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的楼道、楼梯、卫生间,学校的草坪、车棚、道路,这些公共场地都留下了学生的心血、汗水和精力,学生从情感上也更加认同了学校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就是学校的主人,我们有责任维护美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劳动,大学生的集体责任感、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增强了,学生更加关心、爱护自己的学校。
徜徉在河西学院,随处可见青青校园环境宜人,文明岗位有人值守,教学楼、学生公寓窗明几净,水房、卫生间洁净如初,这些都是一届届离校的学生为母校留下的财富。而身在其中的学子们一方面为自己的劳动付出而倍感欣慰,同时也更加珍惜学友们的无私奉献,“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哲理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墙内开花墙外香。学校坚持一贯的公益劳动制度,被省文明委誉为铸魂育人的“特色活动”,被教育部评估专家誉为河西学院的一大“办学亮点”。不仅如此,这里的历届毕业生也因“勤奋质朴、踏实肯干”而受到了省内外用人单位的青睐和点赞。
实践证明,河西学院开设的劳动实践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在未来的发展中,河西学院将继续完善劳动实践课的机制,深化劳动实践课程的改革,健全《公益劳动》课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从张掖师专到河西学院,从养成教育的举措到公益劳动课的打造,25个春秋的坚守、5个五年计划的磨砺、50个学期的坚持、800周的打造、15万人次为期一周的公益劳动,凝结了成千上万学子的心血和汗水、坚韧和奉献。公益劳动,历久弥新,谱写了壮美的篇章,彰显出河西学院不懈而顽强的追求。